財團法人徐氏文教基金會
Xushi Culture & Education Foundation
文創專區 |



文創專區 >皮塑創作

台灣皮塑大師-葉發原

 

 

 葉發原先生從事皮革工藝多年,其執著和投擲的心力不怨不悔又樂在其中,其獨特巧思和淋漓盡致的藝術表現,成為國內工藝獎成立三以來第一位獲得一等獎的得主,他謙稱獲此殊榮是一份幸運,願意在此鼓勵下更能精益求精;對皮藝材質的掌握和精湛的技藝,已建立其獨特一格的皮朔寫實風格,開啟皮革藝術新視野,以其過去創作歷程自未得名前的民俗螃蟹系列、螳螂系列到得獎的田園系列及後來的螞蟻系列,再再呈現對自然的觀察、對鄉土的眷戀及台灣土地和人民的關懷,巧藝與人文素質兼備並勤練 不 輟對文化藝術貢獻卓著。

 葉發原大師是桃園大溪人,從小就對繪畫、工藝就特別感興趣,但因家境窮苦,請不起家教,更不可能上才藝班,今天在皮塑創作上能有所成,主要是因為從小到大,從沒放棄過自己所愛的,只要有機會,我就畫,心裡想的,總是和創作有關。 小時候,限於家境的緣故,葉發原大師無法像其他孩子可以「順心如意」地買畫紙、塗料,發揮自己的興趣,因此,小學的美術課,對葉發原大師而言,就顯得十分針珍貴。每次上美術課,就很用心,作業更加認真地畫,唯恐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,天分加上努力,每次作品自然成為老師教學的範例,這對愛畫畫的葉發原大師而言,無異是一大激勵,更增長葉發原大師對繪畫的熱愛。除了美術課、美勞課之外,生活中的「童玩」也成了葉發原大師磨 鍊「手藝」,大展身手的一片天地。比如燈籠、風車的製作,用黏土捏塑各樣的造型,砍木材雕削成 金龜子、車子、蜻蜓等等,大自然的雄厚資源,反倒刺激葉發原大師自由想像力的發揮。 由於一直待在鄉下,所知的資訊有限,不知有美工專科的存在,加上當時的社會都流行著「一技之長」的觀念,老師、父母、親友都說一技之長好,所以葉發原大師只好乖乖就讀桃園農工電機系。表面上看來,電機和美術似乎相差十萬八千里,但是其中配管線及製圖部份,都和美學有關,都是可以發揮的領域,三年下來,讀的蠻愉快的,成績都名列前三名。畢業後,當過兵,就在大姐的裝璜公司幫忙,這份工作也很重視美感的搭配,實際從事裝璜工作的經驗,對於今日的創作,助益匪淺。

 葉發原大師與皮塑結緣,和這份工作有及大關連,當時大姐夫除了經營裝璜公司外,也接了鐵路局一項小工程,即舊式火車到站,放「交班」鐵環的「皮包」,當時,我看到這個狀似吉他的皮包,就連想到,自己也可以用一塊皮來作一個吉他! 當這個創作念頭萌生時,葉發原大師就開始注意有關皮藝有關的消息。有一天早上,從報紙上看到一位洪姓小姐在「南畫廊」舉辦皮雕壁畫展,葉發原大師就立即趕去參加她的個人展,她是當時我唯一可尋獲關於皮塑方面的源頭,見到她,就趕緊請教她許多問題,最重要的是,何處可買到材料?可以學皮雕? 離開了「南畫廊」葉發原大師就趕緊照著她所說的,又立即趕到圓環天水路去買材料,同時也遇見了葉發原大師的啟蒙老師一施素芳。當時馬上決定跟著她學皮雕。葉發原大師喜歡皮革彷彿有體溫會呼吸的感覺,所以當葉發原大師遇見了「皮」,葉發原大師的人生在短短的一天內,一百八十度的轉向了,彷彿這個世上,沒有其他事情比「它」更重要了!

 葉發原大師一貫以「藝術根生於鄉土,創作來自於生活」為創作理念,尤擅以大自然生命為題材,揉合皮雕與皮塑技法,將靜態的牛皮注入了生動與傳神,一股源自作品的生命力躍然而出;是為國內首開工藝類最高榮譽「民族工藝獎」一等獎的工藝家。堪稱當代國內皮革藝術創作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。

 葉先生多年來執著和投擲皮革工藝的心力甚深,對皮藝材質的掌握和精湛技藝,已建立獨樹一格的皮盟寫實風格,開啟皮革藝術新視野。創作歷程當中有「螃蟹系列」、「螳螂系列」、「田園系列」及「螞蟻系列」等田園生命的題材,藉由平凡無奇的草蟲蔬果,勾勒大自然的野趣,喚起人間至情的溫馨,融入他那一件件情趣兼意境的作品之中,呈現對自然的觀察、鄉土的眷戀和土地的關懷,巧藝與人文素餐兼備。

 海基會致贈海協會的是台灣皮革大師葉發原的作品,名為「豐收」,雕塑一個農民挑著碩大南瓜,儘管沉重,臉上卻充滿喜悅和希望。葉發原說,豐收系列是想呈現台灣早期農村生活那種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辛苦和歡喜豐收的心情,而南瓜就代表財富和豐收。 葉發原說,「豐收」作品曾在總統府展出過。

 

 葉發原說:其實我也很榮幸,能夠讓我們海基會當作餽贈的禮物,自己感到很榮幸。自己在這方面也20年時間,也覺得自己付出時間,也跟這次兩會之間同慶豐收的感覺一樣,我們的辛苦努力還是有所收穫。』 葉發原表示,他選擇豐收作為創作主題,是因為每個人成功背後都是經過辛苦的打拚 。尤其是農夫,辛苦之後就會有一點收穫,那種滿足感,他希望藉由皮革傳達出來,讓皮革雕刻顯得更有生命力。

 創作皮革雕刻20幾年來,葉發原的作品屢次被當作外交贈品,餽贈給國外貴賓。包括已逝的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、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都有珍藏,比爾蓋茲甚至讚嘆葉發原的精湛工藝,連高科技都難以做出。對葉發原而言,創作是很辛苦的過程,需要無怨無悔,葉發原先生以「藝術生活化,生活藝術化」來自我期許,對皮革工藝鍥而不捨的精神,突破傳統的實用窠臼,向純藝術裝飾,開啟創作的道路。

皮革創作

一、螞蟻系列

 喜歡寫實精雕的皮塑螞蟻,是皮革藝術中極高難度且細膩的成功創作。螞蟻身上簇生的粗毛,精細到必須以放大鏡輔助才得以完成。作者將這種高度社會性昆蟲的生活動態,藉由一隻隻精緻的皮蟻栩栩如生呈現「同心協力」「小而勤」「金球」「竹君子」「花草」和「親情」系列,表現出一股堅毅不撓、旺盛的生命力和分工合作又團結的打拼精神。

 

 

 

二、螃蟹系列

 葉先生的螃蟹系列,因取「蟹」與「謝」的諧音,帶進了國人潛在的吉詳祈福及感恩回報的民族意識。於是,大小籠中的螃蟹,成為「 大謝 、小謝, 攏總多謝 」的交匯 。 螃蟹的身體稜角多,頭部背甲略呈橢圓形, 鉗基部簇生著黑色的粗毛, 步腳也多。作者揉合皮雕和皮塑的技法,將螃蟹身上這些繁瑣的特徵,一一細膩呈現。皮塑螃蟹是創作者聞名於國內外皮藝界最具代表的創意巧思之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項既繁瑣又高難度的皮蟹創作,更在日本專業皮藝展「一染展」當中,獲得青睞與獎賞。

 

 

三、田園系列

 將蔬果草蟲等田園生態形之皮塑,透過精緻的雕、塑處理,再假以豐富的色彩,呈現出瓜果葉蟲靈動的姿態及充滿野趣的生命力。件件作品情趣盎然,可使人怡神解憂,更能使蟄居都市已久的人們,彷彿聽到田野的呼喚而心嚮往之。田園系列意境生趣兼備的創意皮塑作品,使葉發原先生成為首開工藝類最高榮譽「民族工藝獎」一等獎的工藝家。

 

 

 

四、螳螂系列

 螳螂在昆蟲王國裡是勇猛的鬥士,而在藝術創作者的眼中,活脫脫地好似穿著燕尾服的紳士,於是作者運用豐富力螳螂擬人化;塑造了螳螂取親,打高爾夫球、打陀螺和下圍棋,甚至組成田園交響樂團、搖滾樂手等,件件都呈現出情趣意境兼具的閒情逸致,令人莞爾。

 

 

 

 


協助國家科學發展,促進科學教育